老媽在去年動了白內障手術,裝了市場上很流行的黃色人工水晶體。因為老媽的另外一隻眼睛是沒有白內障加上是標準的1.0,所以那隻正常眼到現在就只有老花眼的問題……. 開完刀的前一、兩個月,老媽和我抱怨裝了人工水晶體的那一眼常常會有像鏡面的反光,到了晚上還會有色差,不過因為過了一陣子就沒聽她再唸了,我就想說沒事了(就是老媽習慣了)……….不幸的是,老媽在一年後,上個禮拜又開始說:「那一眼裝水晶體的晚上真的好暗ㄟ………」

黃色人工水晶體是俗稱,正確的說法是抗藍光的人工水晶體,因為染上了黃色(據說製成前就是黃的啦),一般人就叫它「黃片」。

 

製造廠商對於這一種設計的理念為光害可能對於視網膜中的黃斑部有害,阻斷有色光譜中部份的藍光就可以避免老年性的黃斑部病變;再來就是因為老人家得了白內障本來看東西就偏暗,所以裝上了黃色的人工水晶體會比較”習慣”開刀前的感覺。

 

 美國堪薩斯大學一位專家Martin Mainster醫學博士,對於這一種人工晶體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不贊成、更可以說是反對這樣的設計,他的主張抗藍光的黃色人工水晶體會對人體有三大影響: 1.辨色力 2.暗視力 3.非視覺的生理影響 藍光影響辨色力是十分易於理解的,簡單的實驗是戴上有色的太陽眼鏡,顏色的不同也許在很強的陽光下感覺並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有沒有戴太陽眼鏡的色差就會差很多了。目前並沒有一種有顏色的透光物體,會完全不影響顏色的感受程度,所以黃色人工水晶體帶給病人是終其一生的色差影響。

 

在光譜結構中,暗光下的敏感成度以紫、藍及藍綠光的感光敏感度最大,這是什麼意思呢?好比說喜歡攝影的人一定會選擇今天拍照所用的底片廠牌,拍戶外用富士、拍室內人像用柯達等等,因為每一廠牌的底片對於顏色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的眼睛在比較暗的環境之下,需要波長較短的光線(如紫、藍或藍綠這類的光線),如果斷絕調過多的藍光,最明顯是暗光下的視力變差,Mainster博士的研究即顯示,在病人植入抗藍光的黃色人工晶體後,暗光下的視力會減低27%(Mainster MA, Sparrow JR. How much blue light should an IOL transit? Br J Oph. 2003; 87:1523-29 )。

 

所謂非視覺的視覺影響,主要是腦下丘會在晚上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到了白天受到光照後(尤其是藍光),褪黑激素就會消退;褪黑激素對生理的影響是想睡、昏昏沉沉的感覺,長期可能引發的負作用為失眠、情緒低落等等。一般的老人由於眼睛的自然晶體因為老化而變黃,相對的對於光線的吸收較少(包括藍光),所以褪黑激素的消失不完全就會導致嗜睡、失眠的情況,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失眠想睡的情況會在白內障術後植入透明人工晶體後獲得到解決(Asplund R, Lindblad BE. Sleep and sleepiness 1 and 9 months after cataract surgery.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04; 38:69-75)。但是,如果在白內障術後裝一個像老人一樣的黃色人工晶體,對於原先有嗜睡、失眠症狀的情況會有改善嗎?

 

至於光害這更是個複雜的問題,光害對眼睛的損害程度目前尚未有量化的研究,抗藍光真的有用嗎? 想想和失眠和晚上看不清楚這些被證實的事實比起來,留多一點藍光好些吧!!

 

我問過醫師老媽的眼怎麼辦?萬一另一隻眼也白內障有該裝哪一種人工晶體呢?黃還是透明?是要保持色差還是讓她失眠????真是一個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gen518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